“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們必須用心靈去體會的?!?0歲的王竹良雖然身體存在缺陷,但并沒有讓生活成為一個黑洞,生活的多彩讓他充滿生機和希望。
2009年,家住新安江的王竹良來到更樓,并打算在此安定下來。更樓街道辦了解到情況后為其王竹良撐起了一把“遮陽傘”,幫助王竹良搭建了一個鐵皮棚。一張木桌,各式的工具,王竹良就在這小小的鐵皮棚里以自己的匠心做了十多年的鑰匙。
為貫徹落實建設精品小城鎮,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實力的城鎮。更樓街道決定讓王竹良進行搬遷,并多次上門對王竹良做搬遷的思想工作:“十字路口流量大,車輛多來往配鑰匙的群眾也會影響到交通,有很大安全隱患?!蓖踔窳奸_口道:“我在這里已經十多年了,我很感謝政府對我的扶持,雖說是這么一個小小的鐵皮棚,但這早已成為了我的家。這里人流量大,生意也一直不錯,叫我離開這里我是真舍不得?!?/p>
為此,建德城管更樓中隊、更樓街道辦聯合召開了會議,就王竹良的搬遷方案展開討論,敲定最終方案:將其商鋪從十字路口搬到北街的屋檐下,這里集中了很多家日用品商鋪,并且就在原址附近?!拔覀円呀浡撓岛昧藢I工人,會將你的商鋪原模原樣的搬過去?!蓖踔窳悸犃诉@個建議最終表示了贊同。
7月26日,搬遷工作順利開展,城管更樓中隊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更樓街道辦以及社區對王竹良的商鋪進行具體的落實。在城管隊員的帶領下,數名工人開始搬遷工作,桌子、椅子、鐵皮棚,老王用了十幾年的東西一樣也沒給落下,隨著鐵皮棚在新庭院內的“落戶”,一座“移動”的店鋪由此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我一個殘疾人,趕上了好時候,活出了人樣子”,王竹良對現場的城管隊員們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搬遷工作圓滿完成,而我們扎根基層的執法工作仍在路上。
(通訊員 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