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自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集成改革培訓部署會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以爭先創優的執行力,搶抓工作進度,全面啟動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領域對電動自行車和電池進行賦“浙品碼”工作。截止目前,該局已完成全面調查摸底,注冊商家129家,電動車賦碼2719輛,電池賦碼281只。
一是全員壓上,專班專干。周五培訓會后,局黨委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浙江e行在線”應用工作。同時為爭取在第一次通報中取得佳績,全局干部主動放棄周末,機關干部全部下沉基層所,配合各所完成第一階段賦碼工作,僅周末兩日,共注冊商家35家,電動車賦碼12輛,電池賦碼98只。18日上午,局主要領導向市領導專題匯報工作,成立市、局兩級層面工作專班,全力保障電動自行車賦碼工作。
二是全面排查,深挖死角。該局全面加大調查摸底力度,結合注冊登記系統查詢和實地走訪調查等形式,對全市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單位開展拉網式排查工作。經過嚴格的排查,全市共有銷售單位130家。根據電動自行車生產、經營單位集中度,將新安江、梅城、乾潭、大同作為重點攻堅區,配備人員力量,確保后續力量到位。
三是層層指導,宣教到位。質量科帶頭,組織全科室干部帶頭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并進行賦碼試驗,真正做到工作內容了然于心。為提高電動自行車銷售生產單位對“浙江e行在線”應用工作的積極性,18日組織轄區內120余家電動自行車銷售、維修商家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專題指導,下發培訓手冊200余份。針對部分經銷商法律意識淡薄,對電動自行車行業法律知曉度不高等情況,基層所干部專門建立微信工作群,不定時發送相關法律法規,解答商家疑問。
(通訊員:賴群英)
